杨澄甫大师曾说:太极拳以静御动,虽动犹静,故练架子愈慢愈好(《太极拳术十要》)。练太极拳讲究意、气、身法结合,节奏重在一个“慢”字,那你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吗?慢练是太极拳的特色,慢练才能运劲如抽丝、理顺内在气息,“表里精微无不至",也就是以心行意,以意行气,以气运身。可见“慢”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。
太极拳含蓄内敛、连绵不断、以柔克刚、急缓相间、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、气、形、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,要达到这种境界,必须从“慢”字入手。如果能在慢字上反复琢磨,那么慢中自有大味、大效。但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因素阻碍了慢练,不论你如何练也体验不到慢的感觉,修身养性,强身健体的效果也就不明显。究其原因,不外乎以下两点:
一是琐事缠身。
太极讲究的就是心无外物,寂然不动,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要抛开杂念屏息静气,切勿心浮气躁,一旦心境有了波澜,自然就不能真正的慢下来。
其二是集体练拳。集体练拳就必须要跟着团队走,限制了个人的练习节奏,自己一个人练太极时随心所欲,浑圆天成,与团队一起就必须要跟上集体的节拍,亦然不能平心静气的“慢”下来。
想要克服这两点小编建议大家尽量多抽出时间来单独练习,探索慢的诀窍,进入太极拳微妙的境界。
以下是小编浅谈一下慢练的体悟,其中自有大智慧的心法诀窍。
一、练习太极拳讲究“深长细缓匀”在变幻虚实时,做到一定的身心放松,心静,内观身体的感觉。李亚轩先生在太极拳随笔中说:练太极拳主要是找拳意,如找着拳意就算人了门了,拳意如何找? 在松软稳静上去找,放清醒,放灵感,放舒适去找,稳稳的,静静的,日子久了,拳意自会到了手上,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,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,这句话很要紧,要好好相信,如不相信这句话 ,那就练不好拳了。入门前,我觉得, 这“在松软稳静上去找,放清醒,放灵感,放舒适去找,稳稳的,静静的”得靠慢练。
二、以意导气,以行应意。在精神聚敛后,要用一些意念观注感觉体验。比如,感觉头悬颈竖,尾闾中正,手心发热,全身似乎“拖泥带水”,手心似乎托、拢、含、滚小气球,周身似乎有一个大气圈包裹,推球如球在,抱拢如气柱,脚踢如踢球,脚踩如踩重,运手如摸风,抱球球自在,进七则阻三,退则有阻力,掤出如风行于水,捋则如箭穿莲,挤则如钱投鼓,按时如掀箱盖,採捌时如正反掏沙窝,肘时内劲集于肘尖,靠时内劲似乎在肩部散开,进时如推(或蹬)石磙,退时如随海浪涌于岸,手上托如先太阳升高空后捧气贯顶,腿下蹲如巨石沉海底,左转身则意气从右向左流通,右转身则意气由左向右流通,气如环流有升有降、有旋有转,如缠丝、如鼓浪,外旋拇指引领,内旋小指引领,带动周身,一转无不转。
三、“慢”前需心静体松,周身轻灵。练拳伊始,一切都放下、都舍去,进入清净拳境,感觉似乎在艳阳下、乾坤间、花草里,又似乎在海上,摇晃晃,恍惚惚。如此克服心浮气躁、心烦意乱、心猿意马,自然能“慢”下来。
四、慢中体会脐轮转圈、丹田磨气,循经合脉、气运四梢、抻筋拔骨、腹内鼓荡,这种体验似真非真、似有似无,心仪太执着则不能持久,反易散乱,如无心意则易分心不能用意恰当,不能落实腰脊主宰与丹田核心。
慢练能养气,气以直养而无害,气以静养而有益。以平和之气,养浩然正气,以灵虚之心养刚中之气,气和而物壮,养身有所赖,气盈而劲足,拳术有威力。
所以,练拳宜慢不宜快,顺其自然是法则。
相关文章